江西快三怎么样 www.cpjop.cn 时间:2017-11-20 10:11:59 来源:股票投资策略
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增减趋势分析与运用要点
经济,尤其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,是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。但是,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经济体,都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主导。很多经济体,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。政府调控的影响力有多大,与政府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多少有关。资源越多,政府调控手段越容易见到效果;资源越少,政府调控手段见效的速度越慢,有时甚至没有作用。在我国,由于政府掌握着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,所以,调控手段的有效性,通常远远高于西方国家。
在当前,各个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,通常只有两个:一是货币政策,二是财政政策。我国政府也不例外。本节主要讨论货币政策。
货币政策,是一个国家中央银行拥有的最大经济调控权力。所以,投资者应该了解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、股市运行中的重要地位。
货币政策,在大方向上,通常包括三类,即紧缩的货币政策、宽松的货币政策、稳健的货币政策?;醣艺叽蠓较虻娜范?,在各个国家都必须经过最高权力机关会议讨论后才能决定,而且,一旦确定,就不会轻易改变。在我国,货币政策的方向,通常是由国务院决定的,中央银行只是根据这个大方向来具体执行。
1.紧缩的货币政策
这通常在经济过热的阶段采用。这个阶段,GDP的增速通常过快,CPI的增幅通常过高。一般来说,只要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台,经济中的流动性,即货币总量,就会大幅度减少。企业、银行都会直接感受到资金的缺乏,股票市场也不会例外,在资金紧张的压力下,股市下跌趋势通常不可避免。我国最近一次采取紧缩货币政策,是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底。当时,即2007年第三季度的GDP,高达13.4%, 2007年11月的CPI,高达6.9%。这两个数字,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所能够容忍的范围。因此,第四季度时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,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,目的就是压制过热的经济、降低过高的通货膨胀程度。
当时的股票市场,从获知央行政策决定开始。就再也没有上升过,进入持续大幅下跌状态。
2.宽松的货币政策
这通常在经济过冷的阶段采用。这个阶段,GDP的增速通常过低,CPI的增速非常低,有时甚至是下跌状态,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通缩。这个时候,由于企业普遍担忧经济前景,不敢投资,经济活跃度很低,大量劳动力失业,国家财政收入也有所下降。为了提升经济信心,政府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。在大量货币注入经济后,企业因为能够获得低廉的货币成本,逐渐扩大投资,经济热度逐渐增强。股市在这个时候,也与企业的活动同步转强,并且在大量资金的介入下,更容易上升,通常都会转入牛市状态。
我国最近一次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,是在2008年年底到2010年年底。在2008年年底,一方面由于国内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打压通胀,另一方面由于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,导致我国经济迅速下滑。在2008年第三季度,GDP从上年度的13%下降到9.9%,第四季度下滑的态势非常明显,次年第一季度统计的GDP结果数据只有6.5%,很多中小企业破产,同时,2008年11月的CFI迅速掉回到2.4%。在经济下滑过冷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,政府不得不启动宽松的货币政策。股票市场,几乎就在这个政策宣布的第二天开始,转入了牛市。
3.稳健的货币政策
这是在经济处于相对中性的状态下采取的政策。经济在多数情况下,处于相对中性状态,所以,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时间也要多一些。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时期,政策的目标,显然是防止经济转向过热或者过冷。就如同司机沿着直线开车一样,既要防止汽车向左偏,也要防止汽车向右偏。这个时候,就要看GDP,CPI处于什么状态之下,只要有一个指标处于不理想状态,就一定会采取措施进行纠偏。例如,如果某个季度的数据是:CPI为3%, GDP为8%,那么,政府对CPI可能是满意的,对GDP是不满意的,这时,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刺激经济更加活跃一些。
我国的货币政策,除了上述案例中提到的采用紧缩或者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外,多数时间采取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。在2007年年底之前,在2011年,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。从实际运行情况,2006一2007年,政策就像是一个一直想控制汽车朝左偏的司机,不断地通过加息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给逐渐过热的经济降温,但是,汽车还是继续朝右偏,最终迫使司机不得不来一个急刹车、大转弯。
所以,货币政策,并不像一些不熟悉政策的投资者想象的那么复杂。
接下来我们看看货币政策所使用的工具。
我们一般把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具体措施,称做货币工具。
货币主要工具包括调整金融机构利息的利率、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法。
(1)调整利率,包括加息与降息,是最直接简单的货币政策工具。加息,因为提高了存款的利率,提高了贷款的利率,可以提高存款的积极性、降低贷款的积极性。在经济活动中,存款是一种保守的行为,因为存款的人可以求得安全保障,贷款是一种积极的行为,因为贷款人必须用钱去投资,否则就无法支付贷款的利息。加息,就可以让贷款人因为成本提升而考虑降低贷款的数量,让存款人感觉到更多的安全收益。反之,减息,其目的与加息完全相反,可以达到刺激人们积极投资的目的,投资者多了,经济就会回升。
在经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,加息一次或者几次,并不一定让经济降温;减息一次或者几次,也不一定会让经济升温。其原因很简单,有时是因为增减的幅度,还没有达到让存款人、贷款人感觉到刺激与压力,有时则是因为成本的增加或者减少,还没有迅速传导到经济体的全部,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时滞效应。等过了一段时间,这种效应可能就会出现。就像是病人用中药治病,病去如抽丝,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。
股票市场涨跌与利率调整之间的关系,在短期上,好像与央行的调整利率的时间很吻合,但深层次看,股市涨跌更多地与经济周期涨跌直接相关。也就是说,股市多数时候要看到吃过中药的人,病逐渐好转,才跟随地逐渐回升。但有时候,如果调整利率的幅度过大,转弯过于明显,股市也会直接跟着调整利率的方向行走。最终,股市是跟着经济转弯,而不是跟着调整利率的时点。
新股民对股市的这种现象经常感到诧异:有时加息,股市还继续涨;有时减息,股市还继续跌。其实,股市的涨跌,主要要看经济是否转变了,而不是利息是否改变了。
所以,有些投资者,一听到加息就卖出股票,听到降息就买入股票,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操作方式,不合乎股市原理。
(2)调整存款准备金率,是另一个常用的货币工具。这个工具的意思是: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在获得存款之后,将其中一定的比例,存放到中央银行,作为一种安全淮备金,通常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。这个准备金的比例高低,就是存款谁备金率。
如果比例提高,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向外营业、发放的贷款数量减少,即常说的一部分资金被锁定。如果比例降低,商业银行能够对外发放的贷款数量就增加。虽然,对于单个银行来说,可以通过吸收更多的存款来达到贷款数量增加的目的。但是,对于整个社会来说,总存款数量有限,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多了,贷款自然就减少了。
我们通常称利息调整,是货币调整的价格工具,因为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;对于存款准备金率,我们称为货币调整的数量工具,因为这个工具可以调节社会上总的资金量。
央行通过利率来调控,有时候效果不一定比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得更直接,因为价格要影响存贷款人,有一定的时间滞后,甚至可能没有反应。但是,使用存款准备金率,效果非常明显,直接就可以减少或增加货币总量。
在特殊情况下,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,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调控货币总量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。①存款准备金率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持有的货币总量,在提高比例时,如果社会上存在很多其他灵活的融资方式,如债券、股票等,这些融资方式不会受到影响,可能会更加活跃,降低了存款谁备金率的调控效果?;蛘?,在国外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,这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,效果也不好。②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,目的是让社会资金增加,但是,如果这个时候,存在一些非正常经济活动的投资工具,如炒作黄金、炒作房地产或者过度炒作股票等,这些部门会吸收大量的流动性,使得央行释放出来的资金,不一定流向实体经济部门。
调整存款准备金率,其经济效果与调整利率一样,也会存在有时无效、时效滞后的情况。投资者也不可简单地按照这个工具实施的时点来简单操作。
(3)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,则是一种日常频繁使用的货币工具。公开市场操作,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国内金融市场,进行国债或者央行票据等中短期债券的买卖,达到释放、收回货币的目的。
国债、央行票据,都是高信用等级的中短期债券。如果商业银行都持有这些债券,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把相应的货币借给了央行或者国库(财政部)。这个时候,如果央行使用货币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回这些债券或者票据,那么,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手中增加了大量的货币。相反,如果央行把自己手中的债券、票据卖给商业银行,商业银行就减少了货币拥有量。这就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达到调控货币效果的原理。
相对干利率、存款准备金率,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手段的力度要弱一些,因为债券、票据都是有期限的,到期需要兑付。这就使得央行不得不频繁地买入卖出,平滑了调控的效果。
(4)货币供应量是货币调控的目标指标。使用上面3种货币调控工具,最终是要达到一种目标。这个目标,在定性上,就是国家制定的紧缩、稳健、宽松等货币政策,在定量上,则是指货币供应量,也就是社会上一年内或者一个月、一个季度内获得的总货币量。
货币供应量在统计方面,有多种不同方法,称呼也不一样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我们只要了解其中重要的一个指标,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,英文简称M2。
广义货币供应量中有一部分是流向股市的,对经济总量影响也很大,所以,投资者必须加以关注。
通常,央行在一年之初,会制定出一年准备提供的M2增长率(见图5-3)。例如,在宽松的政策年份,这个指标可能是17%;在稳健的政策年份,这个比例是15%,等等。这个比例很重要,因为它在总体上已经告诉了投资者,今年一年的货币局面会是一个怎样的紧宽程度。
上图是我国2006年之后月度M2增速线条图。通过这个图,我们可以对比股市涨跌周期与这个涨跌图之间的相关度。在2007年之前,M2的增长率其实一直都保持稳定,但是,在2009年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后,增速快速增长,直到2010年中期后才回到常规水平状态。而股市,在2007年之前,尽管M2增速始终在17%左右,但因为货币市场的其他因素,还是出现了大幅上升。在宽松货币政策期间,股市表现一样很好。这个实际案例告诉我们,货币供应量只能提供给投资者一个货币环境的大致状况,并不能完全揭示股市的总体机会将会怎样。
投资者在分析货币政策的趋势时,要注意如下要点。
(1)要了解国家阶段内的货币政策方向,这个方向通常很重要,基本上确定了货币供应量的大致状态,更是给股票市场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环境。
(2)要注意货币政策之外的其他货币冲击,特别是在汇率影响下的外部资金。有时候,内部资金量平稳,但外部资金流入过多,股市也会有所上升。
(3)在极端的货币政策环境下,股市很容易受到政策影响,如紧缩、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但是,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,股市表现会比较复杂,要仔细衡量期间各种其他变量的影响。
(4)要注意观察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,不要被短时间的效应所迷惑。同时,还要注意股市所处的位置。当股市大盘趋势性不强的时候,在高位区容易下跌,低位区容易上升,都不一定是受到货币政策影响。
(5)一定要记住,货币政策不过是一个宏观调控的工具,工具如何应用,最终还要看宏观经济的效果。
一个指标看透主力行为,关注公众号“牛股学堂”:niuguxuetang(长按可复制)回复关键词“指标”,即可免费领取一套主力行为分析指标!
K线高手实战精要2017-11-20
k线组合形态经典图解2017-11-20
k线技术分析2017-11-20
K线阴线战法2017-11-20
k线图的102个买入形态2017-11-20
k线图入门2017-11-20
K线阳线战法2017-11-20
K线阳线战法2017-11-20
K线阳线战法2017-11-20
K线阳线战法2017-11-20
K线阴线战法2017-11-20
k线组合形态经典图解2017-04-08
135均线战法2017-11-20
均线操盘2017-11-20
均线技术实战分析2017-11-20
图解均线操盘口诀2017-12-22
均线操盘2017-11-20
均线操盘2017-11-19
均线操盘2017-11-20
均线操盘2017-11-20
抄底大师2017-11-20
股价形态2017-11-20
量化投资2017-11-20
股票技术分析2017-11-20
股票投资策略2017-11-20
抄底大师2017-11-20
股票投资策略2017-11-19
买入大牛股的九个关键2017-11-20
量化投资2017-11-20
股票最佳买卖点2017-11-23
如何选股2017-03-24
MACD柱状线波段操作2017-06-29
MACD指标入门2017-11-20
MACD趋势交易技术2017-11-20
MACD指标入门2017-11-20
分时图中的MACD实战2017-11-20
MACD指标入门2017-11-19
分时图中的MACD实战2017-11-20
MACD同步与背离战法2017-11-20
MACD指标入门2017-11-20
MACD指标实战用法2017-11-20
成交量基本知识2017-11-20
成交量常见指标2017-11-20
成交量常见指标2017-11-20
成交量常见指标2017-11-20
图解成交量战法2017-11-20
成交量常见指标2017-11-20
成交量的应用2017-11-20
成交量买卖信号2017-11-20
成交量常见指标2017-11-20
OBV指标2017-11-19
BBI多空指标2017-11-20
DMI趋向指标2017-11-20
技术指标最佳经典组合2017-11-20
VOL指标2017-11-20
ENE指标2017-11-20
技术指标最佳经典组合2017-11-20
技术指标最佳经典组合2017-11-20
WR指标2017-11-20
股票技术指标买卖点2017-11-20
道氏理论2017-11-20
看盘方法与技巧2017-11-20
涨跌停板的奥秘2017-11-20
看盘方法与技巧2017-11-20
板块与资金2017-11-20
板块与资金2017-11-20
买在起涨点的77个技巧2017-11-20
买在起涨点的77个技巧2017-11-20
不看盘如何赚钱2017-11-20
分时看盘的58个技巧2017-11-20
驾驭分时稳抓趋势2017-10-29
看透分时图2017-11-20
看透分时图2017-11-20
如何看懂分时图2017-11-20
分时看盘的58个技巧2017-11-20
分时看盘的58个技巧2017-11-20
分时图战法精要2017-11-20
如何看懂分时图2017-11-20
分时看盘的58个技巧2017-11-20
分时看盘的58个技巧2017-11-20
看透分时图2017-11-20
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2017-11-20
水皮谈股市2017-11-20
水皮谈股市2018-03-29
水皮谈股市2018-03-14
水皮谈股市2018-04-18
水皮谈股市2018-04-04
严为民2017-11-19
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2017-12-25
黄生看金融2018-01-13
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2018-02-09
水皮谈股市2018-03-28
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2018-02-06
图解坐庄38个手?段2017-11-20
主力操盘手法揭秘2017-11-20
庄家洗盘模式2017-11-20
庄家洗盘模式2017-08-08
图解坐庄38个手?段2017-08-29
短线跟庄实战技法2017-11-20
图解坐庄38个手?段2017-11-20
庄家洗盘模式2017-11-20
看透股市庄家2017-11-20
图解坐庄38个手?段2017-11-20
图解坐庄38个手?段2017-11-19
看懂主力2017-11-20
缠论技术理论图解2017-11-20
缠中说禅理论精解2017-11-20
缠论技术理论图解2017-11-20
缠论108课2017-09-07
缠论108课2017-11-20
缠论108课2017-11-20
缠论108课2017-11-20
缠论技术理论图解2017-11-20
缠论操盘术2017-11-20
缠论技术理论图解2017-11-20
龙头股实战技巧2017-11-20
如何投资小盘价值成长股2017-11-20
十倍牛股操盘战法2017-11-19
强势股操作技术精要2017-11-20
十倍牛股操盘战法2017-11-20
时空战法狙击强势股2017-12-16
财报中隐藏的大牛股2017-11-20
强势股操作技术精要2017-11-19
十倍牛股操盘战法2017-11-20
时空战法狙击强势股2017-12-16
时空战法狙击强势股2017-12-16
波段点金2017-11-20
波段炒股赚钱2018-03-02
波段点金2017-11-20
波段炒股就这几招2017-11-20
中线波段实战技法2017-11-20
中线波段实战技法2017-09-14
中线波段实战技法2017-11-20
波段操盘法则2017-11-20
波段炒股就这几招2017-11-20
波段点金2017-11-20
波段操盘法则2017-11-20
波段入门到精通2017-11-20
如何看盘口2017-10-13
盘口语言精准解读2018-03-02
如何看盘口2017-10-13
如何看盘口2018-03-02
盘口识别黑马股2018-03-02
双龙战法盘口买卖点2017-11-20
双龙战法盘口买卖点2017-11-20
破解盘口的秘密2017-11-20
双龙战法盘口买卖点2017-11-20
双龙战法盘口买卖点2017-11-20
如何看盘口2017-11-20
短线炒股100招2017-11-11
短线炒股100招2017-11-20
短线炒股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02
短线炒股100招2017-11-10
短线炒股100招2017-11-10
短线交易秘诀2017-11-20
短线实战操盘技巧2017-10-27
短线实战看盘技巧2017-11-10
T+0短线战法2017-11-28
T+0短线战法2017-11-27
超短线获利秘籍2017-11-19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趋势线2018-03-02
道氏理论趋势指标交易系统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趋势分析及操作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股市趋势技术分析2017-11-20
趋势交易大师2017-11-19
趋势交易技术2018-03-02
涨停十五招2017-11-20
伏击涨停2017-11-20
读懂涨停板战法2017-11-04
伏击涨停2017-11-20
读懂涨停板战法2018-03-02
涨停板买入法2018-02-24
涨停密码2017-11-20
涨停密码2017-11-20
涨停十五招2017-11-20
涨停十五招2017-09-26
涨停板赚钱秘籍2017-11-20
涨停十五招2017-11-19
基本面分析30个财务指标2017-11-20
图解股市买卖点2018-01-11
基本面分析30个财务指标2017-11-20
买在起涨点的选股方法2018-01-04
基本面分析30个财务指标2018-03-02
投资者的90个交易公式2017-11-20
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2017-10-24
基本面分析30个财务指标2017-11-20
买在起涨点的选股方法2018-03-02
买在起涨点的选股方法2018-03-02
股神林园炒股秘籍2017-12-26
散户必知的200个买卖点2018-01-13
股市长线法宝2017-11-20
长线为王2017-11-19
股市长线法宝2017-11-20
股市长线法宝2018-03-02
长线为王2017-11-20
长线为王2018-03-02
股市长线法宝2017-11-20
长线经典股谱解密2017-11-20
长线为王2018-03-02
均线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19
分时图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19
短线炒股疑问解答2018-03-09
成交量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08
分时图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16
分时图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13
成交量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05
macd指标疑难解答2018-03-02
macd指标疑难解答2018-03-02
macd指标疑难解答2018-03-05
分时图常见问题解答2018-03-19
换手率2018-03-09
换手率2018-03-29
高开低走2018-03-10
高开低走2018-03-10
市盈率2018-03-07
换手率2018-03-15
市盈率2018-03-30
量比2018-03-08
市净率2018-03-09
集合竞价2018-03-13
透过财报看管理2018-03-15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2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0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5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2
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2018-03-30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2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2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3
巴菲特教你读财报2018-03-27
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2018-03-11
海南板块概念专题2018-04-03
国企改革概念专题2018-03-16
独角兽概念专题2018-03-15
国企改革概念专题2018-03-16
独角兽概念专题2018-03-15
独角兽概念专题2018-03-23
独角兽概念专题2018-03-13
网络安全概念专题2018-03-14
移动支付概念专题2018-03-15
网络安全概念专题2018-03-14
独角兽概念专题2018-03-16
移动支付概念专题2018-03-15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同花顺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4-25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同花顺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4-27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同花顺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4-25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大智慧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5-03
同花顺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2018-04-30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老丁说股2017-03-02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老丁说股2018-03-02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老丁说股2017-11-29
老丁说股2017-11-30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老丁说股2017-11-24
老丁说股2017-11-23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老丁说股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03-09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11-19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03-06
股市炼金术2017-03-07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03-09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股市炼金术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07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0-09
热点题材2017-11-20
热点题材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8-03-02
KDJ指标2018-03-02
KDJ指标2017-04-10
KDJ指标2017-11-20
KDJ指标2017-11-19
KDJ指标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19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04-21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市罗盘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8-03-02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06-13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11-20
股参会2017-06-21
读懂上市公司2017-11-20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3-17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3-24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3-22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3-15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3-20
读懂上市公司2017-11-19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7-06
读懂上市公司2017-11-20
读懂上市公司2017-11-20
读懂上市公司2017-09-28
读懂上市公司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2-01
牛股学堂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1-20
牛股学堂2017-11-30
牛股学堂2017-08-16
牛股学堂2017-08-27
牛股学堂2017-11-24
涨停板复盘2018-03-09
涨停板复盘2018-01-19
涨停板复盘2018-03-23
涨停板复盘2017-12-28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08-01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09-21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19
视频教学2017-11-20
视频教学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19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概念股2017-11-20
股票龙虎榜2017-11-20
股票龙虎榜2017-11-20
股票龙虎榜2017-08-31
股票龙虎榜2017-11-20
股票龙虎榜2017-11-20
股票龙虎榜2018-03-02
股票龙虎榜2018-03-02
股票龙虎榜2017-11-19
股票龙虎榜2018-03-02
股票龙虎榜2017-09-25
股票龙虎榜2018-03-02
股票龙虎榜2017-11-19
股市要闻2018-02-24
股市要闻2018-03-02
股市要闻2018-03-10
股市要闻2018-03-02
股市要闻2018-01-06
股市要闻2018-01-20
股市要闻2017-11-21
股市要闻2018-03-02
股市要闻2017-11-21
股市要闻2017-11-19
股市要闻2017-11-28
股市要闻2017-11-02
炒股技巧2017-12-10
炒股技巧2018-01-31
炒股技巧2017-12-03
炒股技巧2017-11-26
炒股技巧2018-03-02
炒股技巧2017-12-01
炒股技巧2017-11-20
炒股技巧2018-03-02
炒股技巧2017-11-25
炒股技巧2017-11-21
炒股技巧2017-11-21
炒股技巧2018-03-02
个股新闻2017-12-13
个股新闻2018-02-28
个股新闻2017-12-16
个股新闻2018-01-25
个股新闻2018-03-02
个股新闻2017-12-04
个股新闻2017-12-09
个股新闻2018-03-02
个股新闻2017-12-09
个股新闻2017-11-28
个股新闻2017-11-28
个股新闻2017-11-25
新股要闻2017-12-18
新股要闻2018-01-31
新股要闻2017-11-27
新股要闻2018-03-02
新股要闻2018-03-02
新股要闻2018-01-29
新股要闻2018-03-02
新股要闻2018-03-02
新股要闻2017-12-13
新股要闻2017-12-08
新股要闻2018-03-02
新股要闻2018-03-02
行业资讯2018-03-02
行业资讯2018-01-03
行业资讯2017-12-21
行业资讯2018-03-02
行业资讯2017-12-20
行业资讯2018-01-10
行业资讯2017-11-25
行业资讯2017-12-01
行业资讯2017-11-25
行业资讯2017-11-25
行业资讯2017-11-25
行业资讯2017-11-24
主力研究2017-12-01
主力研究2017-12-01
主力研究2018-04-25
主力研究2018-05-04
主力研究2018-04-25
主力研究2018-04-24
主力研究2018-04-26
主力研究2018-04-27
主力研究2018-04-27
主力研究2018-05-04
主力研究2018-04-26
市场动向2017-12-25
市场动向2017-12-05
市场动向2018-04-24
市场动向2018-04-26
市场动向2018-04-26
市场动向2018-03-02
市场动向2018-05-03
市场动向2018-04-24
市场动向2018-05-03
市场动向2017-12-05
市场动向2017-12-07
市场动向2017-12-01
个股点评2018-03-06
个股点评2018-03-14
个股点评2018-03-07
个股点评2018-03-15
个股点评2018-03-19
个股点评2018-03-20
个股点评2018-03-22
个股点评2018-03-21
个股点评2018-03-08
个股点评2018-03-23
个股点评2018-03-19
个股点评2018-03-26
宏观经济2018-05-02
宏观经济2018-03-20
宏观经济2018-04-12
宏观经济2018-03-16
宏观经济2018-03-16
宏观经济2018-03-19
宏观经济2018-03-20
宏观经济2018-03-19
宏观经济2018-03-16
宏观经济2018-03-19
宏观经济2018-03-16
本周策略2018-04-25
本周策略2018-04-25
本周策略2018-04-24
本周策略2018-04-25
本周策略2018-04-24
本周策略2018-04-26
本周策略2018-04-27
本周策略2018-04-27
本周策略2018-04-27
本周策略2018-04-27
本周策略2018-04-27
本周策略2018-04-27
热门栏目推荐